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产品展示

百团大战打了胜仗,彭总为何挨批?主席与彭总立“君子协定”
发布日期:2025-08-19 06:57 点击次数:53

在全面抗战那会儿,百团大战打得漂亮,特别提气,影响也特别大,是个十分重要的战役。

这场战斗,不仅狠狠戳穿了蒋介石说的“八路军在华北后面抢地方、光转悠不打仗”的瞎话,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声望,还狠狠打压了重庆那边偷偷摸摸、越来越嚣张的想向日本投降的势头,让大家能继续团结起来抗日。

百团大战打完后,毛主席多次跟延安的相关部门说,要加大宣传,好让全国老百姓,还有全世界都知道咱们军队在华北敌后是怎么跟敌人打仗的。

现在看来,朱德和彭德怀带领的百团大战真是有股扭转乾坤的劲儿,硬是把重庆那边从差点要向日本投降的悬崖边给拽了回来,让他们重新鼓足勇气,下定决心抗战到底。这样一来,咱们民族才没走上失败的路。

【给百团大战胜利归来的战斗英雄戴红花(沙飞摄于1940年9月)】

但是,百团大战所带来的影响和它立下的历史功劳,在1945年华北座谈会和1959年庐山会议上,却受到了不少人的严厉指责。这让主席和彭老总都很生气,他们还特地请周公来做个见证,大家“约法三章”,以便消除误会。

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有人讲,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让八路军的实力提前露了馅儿,结果招来了日军的猛烈反扑。说他这是犯了保守(右倾)的错误,被蒋介石给耍了,落入了重庆那边的圈套。

【百团大战,彭德怀在关家垴前线的野战炮兵阵地指挥战斗,这里距离敌人只有500米。徐肖冰摄】

彭德怀发动百团大战,背后原因挺复杂。简单说来,从打仗的角度看,日军搞的囚笼政策,真真切切地限制了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根据地的建设和抗日队伍的壮大。为了打破日军的交通封锁,我们不得以选择了交通破袭战,这既是没办法的办法,也是自我解救的好方法。

如果不打破日军的这种包围封锁,八路军就有可能被困死。说到政治影响,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在华北敌后的山地游击战确实牵制和打击了日军,但外界知道得不多,这让蒋介石有机会诋毁我们。武汉失守后,日本悄悄改变了利用中国人打中国人的策略,暗地里加紧对重庆进行安抚和诱降。蒋介石看到自己的亲信部队损失惨重,正面战场又一再失败,他开始动摇抗战到底的决心,私下里有了和日本和谈的念头,不过这个想法他藏得很深,不敢轻易表露出来。跟蒋介石的隐秘心思比起来,重庆那边失败和投降的声音就更明显些。所以,我们需要一场大胜仗,来坚定蒋介石的抗战决心,这非常重要。

因此,彭德怀亲自指挥的百团大战,目的有两个:一是解救被日军重重包围的八路军,二是挽救抗战意志不坚定的蒋介石和整个合作抗战的大形势。彭德怀决定打这场大战的想法,跟蒋介石上当或重庆方面的计谋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两码事。

【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阅兵中,“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作为百团大战中涌现的一个英模单位接受检阅】

还有种说法是,有人翻起了关家垴战役时彭德怀和刘伯承争得面红耳赤的老账,硬指责彭德怀发起百团大战,是违背了主席提倡的山地游击战策略。

百团大战,要是说谁主动打的,那就是咱们这边,打了好大一阵子,规模也大。日军那边呢,就只有处处防守,被咱们追着打。咱们打仗的目的,就是要把日军的交通线和边上的炮楼据点给拆掉,再把他们的兵力给消灭掉。打法嘛,就是突然袭击,还有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每次打仗,都想方设法地给日军来个措手不及。所以从打仗的方法上来看,这种拆交通线的打法,跟主席说的山地游击战是一个道理。当然,有时候为了战斗需要,打下几个重要的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也是被允许的。

这么说吧,有人认为彭德怀带着上万人在关家垴那不好打的地方,硬是去围攻山崎大队,结果自己这边死了伤了2000多人,就为了消灭那股嚣张、还跑到我们根据地中心来的日军,这样做太不划算了,简直是乱来,根本就不是主席给八路军定的战略。这事儿挺值得琢磨的。考虑到彭德怀和刘伯承当时还吵得不可开交,大家看法又都不一样,彭总挨批评也就不奇怪了。

(三)也有人讲,彭德怀没得到延安的同意,就自己发动了百团大战,这不符合组织上的规矩。

【主席在作整风运动报告】

这是一件到现在还争论不休的历史事情。在华北座谈会上,有人说彭德怀没有遵守组织规定,没经过延安同意就自己做了决定,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也是彭德怀心里最觉得冤枉的事情。百团大战是个特别大的战略行动,战场上情况虽然变化很快,但彭德怀也不可能不先问问延安,就自己一个人说了算。而且,那时候朱德、左权也和他在一起,一起签署作战命令呢。

百团大战的《战役准备指令》是在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一起发出的,这个指令是给聂荣臻、贺龙、刘伯承、邓政委他们的,同时也上报给了延安请求批准。虽然真正的战斗是在1940年8月20日打响的,这期间彭德怀也向延安请示过,但中间隔了近一个月。不过挺奇怪的是,百团大战的开始并没有延安的正式同意。这事儿挺让人琢磨不透的,按说朱德、彭德怀他们和延安经常发电报联系,不太可能会不经过批准就自己开始打大战。

【百团大战破坏日军铁路】

“党史博采”里的一篇文章说明,像百团大战这样的战斗行动,其实不用特地请示延安。这是因为主席在1938年5月写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里提到了,战役和战斗应该分散指挥。他觉得,如果上级老去管下级的具体事情,比如怎么安排战斗这些,反而不好。聂荣臻也说,像破坏正太路、平汉路这样的行动,在游击战里很常见,没什么大不了的战略问题,延安那边不会不同意的。

因为延安那边没有给指示,这让一些人在庐山会议上有了说辞,指责彭德怀“不讲组织纪律,没经过延安同意,就自己发动了百团大战,过早地让八路军实力露了出来,结果招来日军的疯狂扫荡”。

百团大战一打响,就把好多日军从国民党那边吸引到了八路军这边,这事儿没法避免。八路军的根据地被日军疯狂扫荡,还来了个“三光”政策,破坏得特别严重,这连彭德怀和毛主席他们都没想到。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彭德怀。

【359旅官兵在南泥湾生产劳动】

1941年,在主席的呼吁下,延安还有太行、晋察冀这些根据地,学起了古代魏武帝屯田自给自足的办法,热热闹闹地搞起了大生产活动。这里面碰到的难题,可不能怪到彭总头上,是他指挥了百团大战,才让日军疯狂报复的。

在华北后面的战场上打仗时,毛主席跟朱德、彭德怀他们说过,得想办法保住自己的力量,尽量别和日军硬碰硬。要钻到敌人后面去,占地方,建根据地,壮大自己的队伍。想想毛主席让八路军在华北后面战场打的打算,彭德怀发起百团大战后,好长时间没收到延安那边的回复,也就能理解了。

后来有个说得通的解释,说那时候延安那边的电台出了问题,没法把主席的意思赶紧告诉朱彭他们。就是因为电台故障加上请示回复慢了,才让彭德怀觉得委屈,说他“没等到延安的批准,就自己决定动手打仗了”。

(四)周公在一旁见证,主席和彭德怀定下了“君子约定”。

彭德怀个性直率,倔强不屈,所以他跟主席因为看法不同吵起来,也是挺正常的事儿。

在华北的那次座谈会和后来的庐山会议上,有些人开始翻彭德怀的老账,一遍又一遍,说个没完。座谈会结果变成了批评大会,彭德怀好不容易在华北敌后取得了大胜利,心里自然很不是滋味。他打算去找主席评评理,但又怕自己忍不住发脾气,和主席吵起来,所以就拉着周公一起去,让他当个见证人。

【朱德、彭德怀等在太行山】

三个人一碰头,主席开口就说:“彭德怀同志,咱们叫上周恩来同志做个见证,来立个简单的规矩:第一,有啥说啥,别藏着掖着;第二,有气可以撒,骂几句也无妨;第三,各自反省自己的问题,别往心里去,更别耽误了工作。”

主席先自我反省了一下,说你在华北座谈会上挨的批评,全都是我的责任。百团大战前你有报告,我也是点头赞成的。要说问题嘛,就是还没收到回复,你就先动手了,不过这也情有可原。要是论错,首先得算我的错。

听完主席的那一番自我反省,彭德怀心里的憋屈顿时烟消云散了。他也赶紧跟主席认错,说:“我错怪你了。你一直都很懂我,反倒是我想岔了,还对你有不少埋怨,真是得请你多多包涵,我这人性子直,说话糙!”

看到主席和彭德怀把误会解开,周公心里别提多乐呵了。他特别佩服彭德怀的直率和主席的宽宏大量,这样一来,原本的争执就变成了心里话的交流,让战友们之间更加知心、更加信赖。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
意昂体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