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新闻动态

开国大将:刘少奇慧眼识珠,饶粟二人的确能力超强
发布日期:2025-07-18 17:05 点击次数:190

作为开国元勋,这些将领功绩卓著,昔日岁月见证了他们的英雄事迹。

战马刀枪皆已远离,功成身退享晚年。

刘少奇成为了他们的伯乐。

在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派遣刘少奇前往南方,负责新四军的全面工作。在此期间,饶漱石在党政事务中获得了他的重用,而粟裕则在军事领域展现才能,赢得他的赏识。

随着新四军局势逐步平稳,他返回延安向中央述职。在此期间,饶漱石接管了其在新四军的职务,与此同时,粟裕的才能也逐渐展露头角。

刘少奇独具慧眼,准确判断出饶粟两位绝非平庸之人,其才能出众。

他们的道路充满坎坷。

在新四军时期,刘少奇对邓子恢同样十分倚重。他高度评价邓子恢在农村工作领域的专业能力,并委以重任,使其充分发挥才能,为自身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除了饶漱石和粟裕,邓子恢也是刘少奇重点培养的得力助手。

作为资深革命家,邓子恢年长刘少奇两岁。早在1915年秋季,他就成为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成员,投身于寻求救国之道。1926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时期,他长期在闽西地区开展革命工作,与毛泽东建立了早期联系。尽管遭遇过"左"倾教条主义者的不当批判,他选择留守中央苏区进行游击战争,未参与长征。在闽西红军中,他与张鼎丞、谭震林并称为三大核心领导人。

在新四军任职期间,邓子恢被任命为政治部主任,而刘少奇则负责政委工作。

邓子恢作为一位资深的早期成名人物,其才能并非由刘少奇发掘。准确而言,刘少奇对其表现出的是信任、重视并委以重任。

在刘少奇接手新四军领导职务初期,他并未立即采取行动,而是选择对部队进行细致评估。与八路军的强大主力相比,新四军的整体实力略显不足。这促使他深入思考:这支部队的实战能力究竟如何?哪些部队在战场上表现最为突出?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逐渐意识到新四军具备强大的战斗力。其中,由粟裕师长指挥的第一师表现尤为突出,屡建奇功。

苏南地区的新四军第六师在战事中表现欠佳,面临难以立足的困境。

刘少奇独具慧眼,向毛主席举荐粟裕担任新四军第一师和第六师的统一指挥官。得知粟裕的才能后,毛主席欣然同意。这一任命使粟裕成为同时统领两个师的唯一师长。

1942年3月,在奉命调回延安前,刘少奇主持召开了华中局扩大会议。会上,他对前期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并着重表扬了粟裕领导的第一师。

第一师在近年来的抗战历程中表现卓越,屡建奇功。作为我军中参战次数最多、战绩最为显著的部队,其贡献尤为突出。

在皖南事变发生后,刘少奇受中央派遣前往南方接管新四军。通过整编、重组和人员更替,这支军队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其中刘少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尽管他指挥新四军的时间仅持续了一年多,但这段时间极为重要,使部队从混乱走向有序,由衰败转为振兴。

在新四军内部,刘享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1955年我军开展军衔评定工作时,刘少奇曾提议授予粟裕元帅军衔。

根据当时的政策规定,已调任地方政府工作且未在部队担任实际职务的人员不予授予军衔。对此,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人均主动表态,表示不需要参与评衔。

除这三位外,陈毅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已不在军职,按规定也不参与军衔评定。

1955年9月9日夜,中南海颐年堂内,毛泽东主持了一场关于元帅授衔的会议。刘少奇、陈云、彭真、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罗瑞卿、宋任穷、陆定一、周扬、张际春等人到场参与。经过商议,原本的元帅人选被调整为9位。当晚,周恩来因公缺席此次会议。

如果陈毅不接受元帅军衔,新四军系统中由谁填补这一空缺最为恰当?刘少奇提名粟裕担任这一职务。

陈毅最终获得元帅军衔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周恩来的最终表态。

《周恩来年谱》对此事作出了详细记录:

1955年9月11日,周恩来通过杨尚昆向中央递交了一封信函,提出授予陈毅元帅军衔的建议。他在信中指出,这一授衔决定不会对陈毅当前及未来的工作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尽管刘公在党内享有崇高威望,但其在军界的影响力远逊于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元老。

作为井冈山朱毛红军培养的优秀将领,粟裕深得毛泽东和朱德两位革命导师的赏识。在刘少奇的举荐下,解放战争期间,这位军事奇才获得了中央领导层的高度信任,得以充分发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
意昂体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