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运已过半程,截至7月30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涪陵车务段累计发送旅客约234.8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98万人次,增幅达2.6%。面对避暑流、旅游流、学生流、探亲流“四流叠加”的高峰压力,该段通过动态调图、加开列车、延伸服务等精准举措,累计加开列车432列,全力保障旅客出行高效顺畅。
景区客流掀热潮铁路催生旅游新活力
一直以来,重庆石柱县黄水镇都是“避暑热地”,吸引了大量游客。涪陵车务段黄水站因此持续火爆,7月发送旅客达3.9万人次,同比增幅43.17%。为应对客流高峰,涪陵车务段启动高峰保障机制,在原有4对图定列车基础上增开1对周末线动车,实现“公交化”开行,单日运力显著提升;同时协调开通至核心景区的直通车,旅客出站后30分钟内即可抵达黄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乘客正在有序进站。 熊涛 摄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的开通,为沿线旅游注入“加速度”。武隆南站、彭水西站、黔江站借势“高铁红利”,累计发送旅客已突破24万人次。其中黔江站表现亮眼,7月1日、2日接连刷新客流纪录,7月2日单日发送7546人,创该站历史新高。如今重庆中心城区至武隆最快40分钟可达,“快旅慢游”成为现实。便捷交通催生消费热潮,武隆高铁Pass卡已售出1567张,“一卡在手,畅游武隆”的服务模式,让游客轻松体验天生三桥探秘、仙女山草原休憩等多元玩法,推动区域旅游向品质化、多元化升级。
实施“一日一图”加开高峰线列车
针对暑运客流波动,涪陵车务段实施“一日一图”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加开高峰线列车精准匹配需求,确保运能供给“不缺位”。同时,深化路地协同,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武隆南、彭水西、黄水等站联动地方开通直达城区及核心景区的公交专线,实现“下高铁即达景区”,让游客从车站到景点无缝衔接。
秀山站首次开行直达北京的K508次始发终到列车,成为暑运一大亮点。该列车全程耗时压缩至31小时35分,减少3个经停站,途经酉阳、黔江、彭水、武隆、涪陵等20余个站点,不仅为秀山、酉阳等地居民进京提供“一站直达”便利,更架起西南地区与首都的便捷通道,助力区域人员往来与经济交流。
接下来,涪陵车务段将持续聚焦旅客需求,优化运输组织,为暑运后半程的顺畅出行提供坚实保障。
上游新闻记者黎静实习生刘奕彤通讯员梁艺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