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蒋介石退到台湾。对于他来说,“反攻大陆”的野心从未消除。
蒋介石为达成政治目的,主政台湾期间对军队训练始终保持高度重视,从未有过丝毫松懈。
蒋介石野心昭著,且背后有美国势力支持,为何在晚年萌生出和平回归祖国的念头?而毛泽东知晓蒋介石有和平回归的意向后,也给出了较为优厚的条件。
蒋介石为何选择退守台湾?这要从历史地理学家张其昀说起。张其昀未曾有过军事指挥经历,作为专业学者,他向蒋介石提出退守台湾的建议,主要基于对台湾地理环境特征和国共双方军队实际情况的分析考量。
张其昀向蒋介石表示,台湾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而且拥有丰富的资源。台湾与大陆隔着几百公里的海域,四周都是大海,这样的地理位置便于隔绝解放军登陆,使其难以进入台湾。另外,海上作战是国民党的优势所在。
张其昀说完这番话后,蒋介石认真琢磨了一阵,认为先退至台湾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案。
退守台湾的蒋介石在军队训练方面始终未曾松懈,其“反攻大陆”的野心也始终未消。
1949年,我党正式提出武力解放台湾的主张。随后约一年时间里,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着手开展武力解放台湾的战略筹备工作。
然而在武力收复台湾的计划实施前夕,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国所扶持的韩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上遭遇挫败,陷入不断溃败的境地。
美军直接派出军队开赴朝鲜战场,协助韩国向朝鲜军队发起进攻。
若美国实现对朝鲜半岛的控制,其在亚洲地区的下一步战略布局很可能指向中国。基于此,毛主席和党中央作出决策,先派遣军队进驻东北鸭绿江沿线,以强化我国边防力量。这一部署使得武力收复台湾的计划暂未付诸实施。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试图干预中国内政。美国打算通过扶持蒋介石,挑起中国国内矛盾,进而实现分裂中国的图谋。
美国对蒋介石的支持使蒋介石陷入矛盾境地。他怀有返回大陆的野心,却清楚若没有美国支持,仅靠自身力量,实现这一目标难如登天。
不过,蒋介石心里十分清楚美国支持他的缘由。他明白自己不过是美国企图“分裂中国”的工具,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种种行径,蒋介石都看在眼里。他深知一个道理,那就是美国绝对靠不住。
美国纯粹从自身利益出发,企图看到我国国内陷入混乱局面。
1950年,美国悍然干预中国内政,派遣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
蒋介石反复权衡后认为,不应完全依照美国的意图行事,使自己沦为美国分裂中国的工具。
在此情形下,蒋介石接受了美国针对台湾的部分军事规划,不过他公开宣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毛主席和周总理获悉蒋介石这番发言后,认为迎来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契机。
朝鲜战局趋于稳定后,毛主席转而将注意力投向台湾问题。他期望与台湾方面建立沟通渠道,力求以最大诚意推动台湾和平回归。
周总理曾表示,若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蒋介石将成为最大的功臣。届时,蒋介石可在大陆任意地点居住生活。倘若蒋介石有意来大陆担任职务,党中央会根据其能力给予重要职位。
为妥善解决台湾问题,毛主席领导成立了专项工作机构。随后,中共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向蒋介石发出诚挚邀请,提议举行第三次国共谈判。此次邀请旨在推动第三次国共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以协商方式促进国家统一进程。
当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希望有中间人尝试与台湾方面建立沟通渠道。民主人士章士钊得知后主动请缨。他一直期望两岸实现和平,提出愿意劝说当年的国民党旧部,通过他们向蒋介石传达沟通意愿。
1956年,毛主席代表中国共产党写了一封信,委托章士钊将这封信转交给蒋介石。
毛主席在信中表示,期望台湾回归祖国,其他事情都可以协商。若蒋介石有相关诉求,我方会尽力考虑。
另外,毛主席在信中还提到,若台湾能实现和平回归,外交事务由中央统一处理,蒋介石可全面负责台湾的军事和政治管理。若出现经费方面的困难,中央会依据实际需求给予相应支持。
台湾回归后,可继续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之后再逐步推进变革。毛主席在信中表示,待时机成熟时,再就改革事宜展开详细商谈。
章士钊把这封信带到香港交给许孝炎,随后请许孝炎协助将信转交给在台湾的蒋介石。
许孝炎第一时间把这封信交到了蒋介石手中。蒋介石看到毛主席的这封信十分惊讶,原来,尽管国共曾有过两次合作,但两人此前从未有过书信往来。
蒋介石打开信封,把信里的内容反复读了好几遍,随后陷入沉思。
毛主席在信件结尾特意写下:“奉化的墓地也是如此,溪口的花草安然如故,希望你能常常回望家乡。”
蒋介石败退台湾临行前,曾前往母亲的坟前。他伫立在母亲坟前,深知此去归期未定,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祭拜。
蒋介石退守台湾后,听闻祖坟遭毁,深感愤恨。
此时,蒋介石获悉毛泽东已将其故居和祖坟修缮完毕,为避免遭到破坏,特意加强了保护措施。
这封信确实让蒋介石萌生了和平回归大陆的念头。
1957年,蒋介石指派宋宜山以探亲为名前往北京了解情况。宋宜山抵达北京后,周总理以热情的态度接待了他。
中共中央通过宋宜山传达了相关意见:希望蒋介石领导的台湾方面停止与美方的联系,在此前提下,台湾将享有高度自治权。
宋宜山随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报告呈递给蒋介石。这份报告中多次提及大陆的积极变化,蒋介石见状开始怀疑此次谈判是否存在陷阱,进而打消了与我党进一步接触的念头。
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1975年,身在台湾的蒋介石向毛主席和党中央提出,希望中国共产党派人到台湾,就两岸统一问题进行商议。
然而,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已明显衰弱,尚未等到两岸商谈的相关人员赴台,蒋介石便在台湾因病去世。
周恩来在晚年依然牵挂着台湾事务,他曾表示,期望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能够见证祖国的统一。
毛主席、周总理等先辈曾为两岸统一倾注大量心血,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他们的毕生心愿。未能亲眼见证两岸统一,是他们心中的深切遗憾。期盼祖国能尽早实现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