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宜泽又一次在焦灼的舞台上走到了边缘,和世界亚军福德的这场小组赛,明明能看到机会,却眼睁睁看着自己脚下的地板塌了半边。
1-3脆败,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他身上。
有人说他又是“软脚虾”,但这场比赛不是软不软的事,是脑子和手在比赛里打架。
先是第15局黑球,英格兰公开赛那场决赛5-3领先,最后一杆一脚踏空,被塞尔比连追三局;再看苏格兰公开赛,面对自家兄弟雷佩凡,11次简单失误,出杆变慢,节奏全乱。
上赛季两次决赛,一次被逆转,一次溃败,谁还敢说他不怕压力?
就像福德,上来就冲着吴宜泽脑袋扔梭镖,单局限时赛那次蓝球清台绝杀,如今小组赛又是一场教科书式的心理碾压。
福德上来啥都不怕,能打成啥样完全看对手给不给机会。
吴宜泽呢?
打得像个被追债的,生怕多走一步。
每一杆都透露着“我能行吗”的犹豫。
你说他技术差?
不,去年两个决赛拿了14.5万英镑奖金,积分占比42%,实力摆在那。
可就这,排名马上又要掉,积分要清零。
中国00后突围?
这么讲,不现实。
只要抗压这关不过,就轮番重演马失前蹄。
福德是真苦,24年无冠,谁信?
99年入行,比丁俊晖早五年,23个赛季钻进泥里爬,除了2016年被塞尔比按在地上摩擦,手里全是二手奖杯,还能被两次踢出职业赛,靠Q School捡回一条命。
2023-2024赛季,前半程被中国小将轮番暴打,排名都沦到31开外,退役的味道飘进更衣室。
单局限时赛爆冷夺冠——多少人以为他要哭晕在球桌旁。
就冲着兄弟“临终托孤”,奖杯高高举起,这一幕,体育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迈克尔·亨特,保罗·亨特的弟弟,死前一句话:“去拿一次冠军。”福德真把这当命来拼。
这不是励志,这是活生生的倔强和命运的搏杀。
可就算有了冠军,积分保不住还得打资格赛,现实简直像个没完没了的轮回。
马修·史蒂文斯,47岁,还是没改掉掉链子的样子。
老球迷都知道,这人是一冠七亚,和顶级高手掰手腕,场场都能拼到最后一口气。
2003英锦赛、2000大师赛两冠,都是从亨德利嘴里抢的肉。
剩下的亚军,输的都不是普通人,奥沙利文、马奎尔、塞尔比,个个都是绞肉机。
史蒂文斯的比赛,最怕的不是对手,是自己手里那根杆子“变软”。
这次小组赛,逆转福德,干翻刘文炜,三杆80+,老家伙就是有办法活下去。
排名64位,还能硬挤进八强。
说不准,他就是那颗搅局的石头。
说到刘文炜,这名字你也许还不熟。
21岁,广东仔,职业新秀,2023年亚洲青年冠军,刚拿到职业资格,直接丢进冠军联赛的深水池。
一上来被福德打得懵圈,单杆最高8分,连外媒都看笑话,“像个业余的”。
可第二场就打出65分,差点把史蒂文斯扳倒。
对吴宜泽那场,1-1平后自己崩掉,领先12分失手红球。
这不是水平问题,是经验和胆子都还嫩着。
张东涛那句话说得明白:技术可以练,心理和战术最少还要磨1-2年。
中国新秀,就是这样,被逼着成长,有几下子,但要抗住关键球,多半还差点火候。
黑马也有,19岁的比利时默滕斯就像欧洲赛场的中国杀手。
别看排名58,上赛季5-4逆转斯佳辉,4-3绝杀庞俊旭,对中国新生代胜率67%。
这次G组打姚朋成,0-11落后能轰111分,心脏大得让人琢磨不透。
中国00后“梯队”其实就那几个,吴宜泽、雷佩凡、范争一、庞俊旭。
范争一连着三年没进四强,雷佩凡起伏不定,庞俊旭闪一闪又消失。
新一代要挑大梁,还得看谁能把心理关啃下来。
不然再多天赋,还是给别人当垫脚石。
现在,八强对阵出来了,中国就剩张安达、斯佳辉两席。
张安达要保国锦赛冠军积分,斯佳辉冲职业生涯首个排名赛决赛。
两人如果能进四强,算是给中国斯诺克掰回点脸面。
可别指望太多,欧洲那帮老家伙、黑马都不是吃素的。
竞技体育没那么多童话,硬碰硬,谁挺得住谁就能吃肉。
问一句,吴宜泽到底还要失败多少次,才愿意请心理教练?
中国青训系统,是不是该把抗压训练当回事?
福德这种“慢成功”,是坚守,还是时代落伍的老黄牛?
史蒂文斯的七个亚军比一次冠军更牛吗?
体育迷自己想清楚。
你要是问我,我看得多了,天赋、技术、名气,不值一提。
能在关键时刻抡圆了拼命,那才是顶级运动员的魂。
中国斯诺克的未来,也悬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