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展乐突遇滑铁卢,新加坡世锦赛中国游泳队全线吃紧
体育馆外还下着小雨,检票口附近一摊卖海南椰子的摊主正和几位中国观众聊天,说今年来的游泳队不像往年拉风。“人不多,旗子也少了。”有个带帽的小哥插嘴,大家都没理会背后的吵嚷,目光齐刷刷盯着主场馆入口。短短几个月前,中国游泳队还在福冈和多哈横扫 medal榜,金牌数量加起来,比邻摊卖鸡饭的大叔一天的营业额还可观:2023福冈,5金8银3铜,2024多哈又7金3银1铜。那会儿街头巷尾都在聊小将潘展乐,说年轻就是牛,冲劲足,不怕折腾。
实际到了新加坡,气氛却和两段“鼎盛岁月”完全不同。比赛还没打,朋友圈里已经能刷到潘展乐拍的饮料广告,有阿姨搓麻将都摇头,说奥运年做广告,容易破功——这话听得怪玄乎,可细想,30多年身边老球迷反反复复念叨,哪次大场面广告刷屏运动员能发挥好?真没几回。
眉头刚皱上,第一天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就掉链子了。过去潘展乐接棒多半能来个绝地反超,几乎家家小饭馆电视中都放过他冲线的慢镜头,说那虎劲像极了小时候在村口抢球的小胖墩。然而这回,第四棒下水仿佛突然没了电,追不上前边的浪头,只能看着成绩停在第五名,镇场子的气氛顿时冷成冰渣子。
第二天一早,观众席里还有粉丝举着写歪的横幅——“展乐哥,跳起盐水鸭!”其实都能看出来,状态不对,运动员场下心气特别重要。7月29号100米自由泳半决赛上,潘展乐被安排在第一组出场,47秒81的成绩放国内能夺冠,但放在国际大舞台就卡在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那一档。现场有老头打趣,说“这成绩搁咱隔壁水上乐园那绝对是拿大红花的。”
可接下来的第二组,现场气氛彻底爆炸。阿莱克西踩着47秒的门槛,直接游出46秒81,顺带砸出一张美洲新纪录。波波维奇紧跟其后,46秒84,前七名都追着“历史最快”拼命。边上有个据说嗓门大的意大利球迷激动得磕掉草帽,半决赛成绩表一出来,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一组跟开了挂一样疯。
潘展乐排在半决赛第十,无缘决赛。场馆走廊里有位刚学会点新加坡方言的上海泳迷闹腾,“喧央央的,世界纪录保持者都游成这样咯?”他脚边西瓜皮还没扔进桶。有人不服,说这也忒巧,咋又赶上史诗级分组,“生生给拍死沙滩上咯。”摊主笑着插嘴:“运动员侬还真别随便做广告,老灵额!”
其实中国游泳队跳水、转折、重启这种场面见得太多。想起叶诗文,16岁时在伦敦像风暴刮过奥运村,金牌拿到手软。可没过两年,她在场边喝水的表情,已经能透出疲惫和疑惑。覃海洋呢?世锦赛惊天动地,巴黎奥运会滑铁卢,再牛的状态也顶不住流年不利。潘展乐如今只是把前辈们的“高开低走剧本”重念一遍而已。
世锦赛宾馆门口,司机说他一周接待了40多波粉丝,听八卦传得飞快。听说队员私底下会约夜宵,最爱吃一家小餐馆的椰浆饭,“把心情都装进饭瓢里咯”。队里主力陈俊儿原本被寄予厚望,蝶泳表现很有豪气,隔壁桌粉丝摇头咂嘴:“现在怕连4×100混合泳接力的盼头也得泡汤喽。”
比赛新闻播到傍晚,网上突然流传一张照片,说潘展乐在食堂和老队医合影,有人嘴快,说他小手还粘了点姜糖。接力赛的希望,啪叽一下落到一地鸡毛,本来说今年4×100混合泳接力只愁领奖服,眼下指不定能不能挤上领奖台。消息传开后,微信群不少人唠叨,如果没有新面孔,怕不是要“全军覆没踩回家”了。
现场广播忽而插播一段曲子,隔壁排队的球迷闻着椰子香凑两句上海土话,说“侬讲啥,哪个踢馆,天晓得……”语气里有点调侃,也有点不甘。游泳世锦赛的江湖,就是这样时宽时窄。玻璃窗上映着落雨,主场馆外“加油中国”的彩旗歪歪斜斜,被风扯得吊在半空。
一只小黄猫从器材寄存处窜进洗手间,追着湿漉漉的纸团打转。道边老大爷嘴里念叨:“哎,今年队里忒闹心。”末了还不忘吐槽一句,“这天儿,下饭都搅合味了哇。”